close

族群融合一直是我國內部衝突,政局安定的關鍵,你認為政府應如何處理問題?
提到了「族群融合一直是我國內部衝突」,先來回顧歷史。
漢人遷居到台灣時,當時台灣只有原住民,因為福建省地理位置不佳,有些漢人搬到台灣來,因為爭取生存空間而造成衝突,清代時,一大批福建省、廣東省遷移到台灣,造成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造成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國民黨派人來接收臺灣,當時臺灣人以為光復了,從此可以過得很快樂,沒想到這批人將帶來更大的災難,那些人素質不佳,據說還五子登科(房子、車子、妻子、金子、兒子),光復不久後,造成通貨膨脹,人民困苦,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警員於南京西路天馬茶房附近之香煙市場搜查現年四十歲之女煙犯林江邁之私煙,發生爭執,查緝員即以槍筒毀傷林江邁之頭部,出血暈倒,某警員旋避入永樂座戲院附近,市民陳文溪(非煙犯)自住所樓下觀看時,某警員開槍一發,釀成大禍,種下省籍衝突的惡果,使當時的臺灣人極恨外省人,近年來外籍新移民加入台灣,族群不斷的融和。
族群融合的例子,在清代的台灣由於渡臺禁令的關係,使得由大陸來台的移民沒辦法攜家帶眷,因此許多的漢人都娶了平埔族女子為妻,不單促進了族群融合,也逐漸造成了平埔族的漢化,最有名的例子是通事張達京。第二個例子則可以參考彰化南瑤宮會媽會(神明會組織),透過對媽祖的信仰,使得漳泉粵等不同祖籍的人得以共同進香而不起衝突,透過婚姻,臺灣島上不同族群背景的人,得以充分地融合。總之,族群融合的例子請多從宗教文化的角度去尋找,會想到許多例子的。
近年來因為臺灣人漸漸的融合,使這種不同族群衝突降到最低,但是多年後的今天,內部衝突已經從族群衝突轉變成政黨衝突,而這些政黨衝突是利益衝突,是權力衝突,是選舉衝突,使國家安定的關鍵是轉型問題.是多元問題.是意識問題.是共識問題,政府要如何化解政黨衝突呢?政府自己也是有政黨,有自己的立場,所以這件事情不可以依賴政府,而要有新的勢力來打入政局 才有化解僵局的變化效應的可能,而這個新的勢力被稱為『第三勢力』,第三勢力不僅能化解這個內部衝突,也是民眾期待的新勢力,第三勢力應該是年輕正派.具有新知識.具有包容心胸.具有宏觀創新的精英群,而且不能有哪個政黨的全新思維和人格結構的領導群組成。
如果這些第三勢力又有政黨,當他們消滅後,勢力變大了之後,一樣還是會有內部衝突,這樣等於沒有解決問題。
為了化解族群、兩岸關係和朝野對立等台灣當前三大問題,人民最需要的是一位走中道精神,以圓融的態度,行中庸之道,化解衝突,讓族群能夠和諧,朝野能夠互相尊重,讓兩岸關係可以穩定發展的領導者,這樣台灣才會有前途,人民才能幸福。總之,人人都應該替台灣盡下心力,大家都尊重、包容,共同開創一個臺灣的未來。
科系:外文系 學號:B09615105 姓名:謝佳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cCoy Hsieh 的頭像
    McCoy Hsieh

    McCoy's Life Journey曉風

    McCo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